有很多的时候,我们常常会看到很昂贵的设备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音响效果。甚至在很多的场所,效果是非常非常的差!
一、室内音质好应具备的条件
(1)要有足够的响度
一个音质满意的观众厅,应该保证有足够的响度和均匀的声场分布,使每个观众都得到一个响度适中的声音。多大的响度才合适呢?一般演出时观众厅环境噪声为45db,讲话者的声音应比环境噪声大5—10dB,认为响度满意。演出条件不同,音质要求也不同一般要求在50—70dB左右,交响乐,京剧等还要求有70dB以上的响度才够。
(2)要求在厅堂各处接收到的声音大小基本一致,既声场分布均匀,无回声,聚焦等声学缺陷;
(3)要有较高的清晰度和适当的混响几有益的反射声,达到合适的声音丰满度;
(4)动态范围要大,可以听请演员的轻声细语和高声呼喊;
(5)无明显的噪声干扰;
(6)视觉和听觉的方位感比较统一。
二、糟糕的系统设计
注意——良好的系统设计,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昂贵的系统。
设计上的合理性和正确的选型,远远比设备的档次更重要!——法拉利去拖砖头,并不比拖拉机更有优势。合适的,才是最关键的。
我见过的绝大多数厅堂实际上并不适用于多声道格式进行扩声,如立体声,环绕立体声等,因为每个声道并不能良好的覆盖所有的观众。总有一部分(甚至是多数)观众所听到的声音信息是不平衡的、缺失的。例如在典型的立体声扩声的环境下,对中间的听众会有各声部的平衡;而对两侧的观众,我坐在左边,则右边声道表现的乐器音量就会明显更小。而我如果坐在右边,则情况相反。如果真的设计为每个扬声器都能很好的覆盖全场,那么多个扬声器必定在某处重迭,而这个时候播放的是同样的信号(单声道信号,或是立体声信号中的声像居中的信号),则这些区域会出现声干涉的问题。
我们现在很习惯于立体声的系统,但是立体声的系统,却有其“皇帝位”的问题。并不太适合于很大厅堂、观众区域很大的听音范围。
在此提醒,做大扩声的时候,多声道模式的大扩声要谨慎。功力不够的情况下,不要轻易尝试。
另外,再一个显著的问题,就是和第一个问题相关的。就是在很多的时候,我们无法去改变声学装修,或是有一些固有的缺陷。那么我们在做声场布置的时候,一些设计师没有对声学问题综合考虑,在声场布置的时候要避开一些明显的声学缺陷的地方。比如说两侧大面积的墙面反射,比如说两个或是多个扬声器并列式的安装……
三操作者
操作者而产生的问题,也是非常的普遍。国内轻视专业技术人员,更对音响这个小众行业的认识不够。产生了大量的推响师傅,大量的是电工师傅转行/兼职而成。
操作者,分为系统在交付之前的调试者,还有在实际使用时候的操作人。越是大型的系统,对操作人员的人求越高。而一些很严谨的节目,从摆放传声器开始,就是有很深的学问了,需要有经验的积累,而不是架上传声器不掉下来完事。
而在系统的调试中,电平问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,却是常常被忽略的问题。
再就是过度的迷信均衡器、延时器等周边设备。数字式音频处理器的普及,让大家可以很方便的调用更多的设备。而类似于SMAART之类的测试软件,也让大家更方便的用电脑进行测量。但是,过度的迷信设备,而忽视了摆位、电平控制、听音。则你也无法得到一个好的声音。
我见过了无数声学条件糟糕的厅堂,也见过了无数操作音响严重失误的“音响师”,当然也见过在恶劣条件下,把声音效果做得很棒的高手。我们要做的,是在工作中不断的分析问题,仔细的听音,仔细的辨别问题出在哪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