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议室(多功能厅,宴会厅,发布会,报告厅等)基本整体系统设计主要进行语言信号、视频信号、远程信号等的传输,系统包括音箱扩声系统,舞台灯光系统,无纸化系统,分布式系统,会议讨论系统,视频系统,中控智能系统,独立使用系统,演出系统等等,兼顾音乐的和其他影音信号的传播,在设计时重点开率扬声器的分布以及声压覆盖的均匀,系统的相互信号的交流。做到各种音频信号的重播清晰不浑浊。音箱配比方面,我建议尽量不要用反馈抑制器,对于啸叫问题,尽可能在调音台和均衡器上调节.话筒的选择也有要求,尽量选择曲线平直的话筒,这样能更好的反应人声。视频方面则多选用投影,LED屏,电视及拼屏,如多台或多块,可用矩阵系统实现。
1.1建设原则
1、统筹兼顾。统一规划、统一标准、分步实施、尽量利用现有设备。
2、突出实用性。一切从审计工作实际出发,急用先行,边建设、边开发、边应用、边完善。
3、强调先进性。力求采用先进的技术平台和开发工具,使审计软件和数据库有较长的生命周期。
4、确保安全可靠性。硬件、软件选型和管理模式制定都要充分考虑安全保密,尽量采用成熟可靠的产品和技术,保证建成的系统稳定运行。
5、重视资源配置效率性。在建设信息化网络等物质条件的同时,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利用,改善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,使之与物质条件相适应,综合发挥资源效能。
1.2 项目设计依据
1. 《智能建筑设计标准》(GB/T50314-2006);
2.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》GA/T70-94 ;
3. 《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》GB50198-94 ;
4. 《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GBJ232-90/92;
5. 《会议系统电及音频的性能要求》GB/T15381-94;
6. 《声系统设备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》GB/12060-89;
7. 《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》GB/T14197-93;
8. 《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》GYJ25-86;
9. 《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》GB/T4959;
10. 《声学语言清晰度指数的计算方法》GB/T 15485-1995;
11. 《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》GBJ76-84;
12. 《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》GB14197-93;
13. 《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》GB/T 50311-2000;
14. 《建筑通用布线标准》ISO11801;
15. 《数字视频、数字音频电缆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》GY/T 224—2007;
其他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电器设备使用的有关电气标准。
1.3音响系统设计目标
扩声系统 类别 声学特性 | 音乐扩声系统一级 | 音乐扩声系统二级 | 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系统一级 | 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系统二级 | 语言扩声系统一级 | 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系统三级 | 语言扩声系统二级 |
最大声压级(空场稳定准峰值声压级(dB) | 0.1~6.3kHz范内平均声压级≥103dB | 0.125~4.0kHz范围内平均声压级≥98dB | 0.25~4.0kHz范围内平均声压级≥90dB | 025~4.0kHz范围内平均声压级≥85dB |
传输频率特性 | 0.05~10kHz以0.1~6.3k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,允许+4~-12dB且在0.1~6.3kH内允许≤±4dB | 0.063~8..0kH以0.125~4.0k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,允许+4~-12dB,且在0.125~4.0kHz内允许≤±4dB | 0.1~6.3kHz以0.25~4.0k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,允许+4~-10dB,且在0.25~4.0kHz内允许+4~-6dB | Nn 0.25~4.0kHz,以其平均声压级为0dB,允许+4 ~-10dB |
传声增益(dB) | 0.1~6.3kHz的平均值≥-4dB(戏剧演出)≥-8dB(音乐演出) | 0.125~4.0kHz的平均值≥-8dB | 0.25~4.0kHz的平均值≥-12dB | 0.25~4.0kHz的平均值≥-14dB |
声场不均允度(0dB) | 0.1k≤10dB, 1.1/6.3kHz≤8dB | 1.0/4.0kHz≤8dB | 1.0/4.0kH≤10dB | 1.0/4.0kH≤10dB |
音响扩声系统满足具有优良的音响效果与良好的语言清晰度。
保证音响系统会场范围的各处声响均匀度,使在各处的声响强度尽可能的均匀。
系统能满足多路语音输入的扩音需求,并有一定路数的空余通道,以满足今后扩展的需要。满足有线话筒、无线话筒、笔记本电脑、桌面电脑及DVD等音源输入并扩音的需求。
系统具备抑制有线和无线话筒“啸叫”的功能,保证开标过程不会出现话筒“啸叫”现象。
预留丰富的话筒、音频等输入接口。